shì

一事


拼音yī shì
注音一 ㄕˋ

一事

词语解释

一事[ yī shì ]

⒈  一件【jiàn】事。同一件【jiàn】事;同一类事【shì】。专一其事。方言。业务或组织上有【yǒu】关系的。如【rú】:这家药铺和北京·同仁堂药铺【pù】是一事。服役一【yī】次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一件事。

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:“察於一事,通於一伎者,中人也。”
南朝 梁【liáng】 萧统【tǒng】 《文选序【xù】》:“若其【qí】纪一事,咏一物,风云草【cǎo】木之兴,鱼虫禽兽之流,推而广之,不可胜载矣。”
宋 陈亮【liàng】 《上孝宗【zōng】皇帝第一书》:“纲纪总摄【shè】,法令【lìng】明备,郡县不得以一事自【zì】专也。”
清 郑燮 《赠博也【yě】上人【rén】书【shū】》诗:“独有老僧无一事,水禽沙【shā】鸟听关关。”
杨朔 《三千里江山》第十三段:“不经一事,不长一智。”

⒉  同一件事;同一类事。

《公羊【yáng】传·僖公【gōng】元年》:“此一事也【yě】,曷为復言 齐 师、 宋【sòng】 师【shī】、 曹 师?不復【fù】言师,则无以知其为一事也。”
《后汉书【shū】·桓谭传》:“又【yòu】见法令决事,轻重不齐,或一事殊法,同罪异【yì】论,姦吏得因缘为【wéi】市【shì】。”
清 李渔 《闲情【qíng】偶寄·词曲·结构【gòu】》:“同一月【yuè】也,出於【yú】 牛氏 之【zhī】口者,言言欢悦【yuè】;出於 伯【bó】喈 之口者,字字【zì】凄凉【liáng】。一座两情,两情一事【shì】,此其【qí】针线之最密者。”

⒊  专一其事。

《管子·心术下》:“一事能变曰智。”
尹知章 注:“能专一其事,能变而动之谓智也。”

⒋  服役一次。

《汉书·贾捐之传》:“孝【xiào】文【wén】皇帝 閔中国【guó】未安,偃武【wǔ】行文【wén】,则【zé】断狱数百,民赋四十,丁男【nán】三事而一事。”

⒌  方言。业务或组织上有关系的。

如:这家药铺和 北京 同仁堂 药铺是一事。

国语辞典

一事[ yī shì ]

⒈  一件事。

南朝梁·萧统〈文选序〉:「若其纪一事,咏一物。」

⒉  同样一件事。

《后汉书·卷二八上·桓【huán】谭【tán】传》:「又见法【fǎ】令决事【shì】,轻重不齐,或【huò】一事殊法。」

德语eine Sache, zusammengehören

分字解释


※ "一事"的意思解释、一事是什么意思由恒修居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尽管如今设备再【zài】精密,但【dàn】世【shì】界的本质却一如既往地捉摸【mō】不定,好像对【duì】同一事【shì】件,诗【shī】人【rén】的【de】三言【yán】两语往往比记者的长篇【piān】累牍抢先直指要害。

2.天生【shēng】其材的方【fāng】仲【zhòng】永,也曾想过要把其名扬【yáng】于世,但他【tā】竟想用【yòng】它那微【wēi】薄的才华展露于世,中日游【yóu】于富人之间,终为“泯然众人【rén】矣”。一味的仰【yǎng】望【wàng】星【xīng】空,让他们或被历【lì】史淹没,或半【bàn】途而废,最终一【yī】事无成。

3.今天是九【jiǔ】一一【yī】事件一周年,在追悼【dào】罹难者和【hé】安慰幸存者的【de】同【tóng】时,对【duì】于到目前为【wéi】止反【fǎn】恐活动【dòng】所取得的进展,我们应该感到满意。

4.对于有些人捕杀珍稀野生动物一事,我们可不能等闲视之。

5.没有一个人愿意被认为是吝啬鬼,在经【jīng】济【jì】蒸蒸日上的【de】十年【nián】里,政客【kè】们将【jiāng】手伸【shēn】进纳税【shuì】人的口【kǒu】袋【dài】里【lǐ】,然后慷慨地向这一事业捐赠。

6.对这一事件,领导进行了仔细的调查。

7.一事无成是得过且过的必然归宿。

8.安提阿【ā】哥作恶多端【duān】,但是三年后马加比带领【lǐng】忠【zhōng】心耿耿的犹太【tài】人取得胜利,重新洁净了【le】圣殿,修【xiū】殿【diàn】节庆祝的【de】就是这一事件。

9.谁要是游戏人生【shēng】,他就一事【shì】无成;谁不能主【zhǔ】宰自【zì】己,永远是【shì】一下奴隶。

10.再加上【shàng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混铁饭碗【wǎn】原则【zé】,他【tā】们宁可这个小卖部天天赔钱,也不愿因【yīn】交给外【wài】人【rén】经营,在【zài】他们看来私人做【zuò】生意的好【hǎo】人还【hái】不多,坏【huài】人很不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