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àngxíng

抗行


拼音kàng xíng
注音ㄎㄤˋ ㄒ一ㄥˊ

抗行

词语解释

抗行[ kàng xíng ]

⒈  坚持高尚的行为。并行;抗衡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坚持高尚的行为。

《楚辞·九章·哀郢》:“尧 舜 之抗行兮,瞭杳杳而薄天。”
汉 班固 《答宾戏》:“伯【bó】夷 抗行於 首阳,柳【liǔ】惠【huì】 降志【zhì】而辱士。”
《文选·孔融<荐【jiàn】祢衡表>》:“任座 抗行, 史【shǐ】鱼【yú】 厉节【jiē】,殆无以过也。”
吕向 注:“抗,立也。”
明 何景明 《结肠赋》:“君矫节而抗行兮,屡违时而摈捐。”

⒉  并行;抗衡。

汉 荀悦 《汉【hàn】纪【jì】·高祖纪四》:“欲以区区【qū】之【zhī】 越,与天子抗行,为敌国,祸【huò】且及身【shēn】矣。”
《法书要录》卷二【èr】引 南朝【cháo】 梁 虞龢 《论书表》:“﹝ 王【wáng】羲之 ﹞云:‘吾书比之 钟 张 当抗行。’”
清 陈田 《明诗纪事戊籤·王【wáng】溱》:“佩兰【lán】子 诗,词雋格高,在 闽【mǐn】 人【rén】中,可【kě】与【yǔ】 郑少【shǎo】谷 抗行,世鲜传本。”
清 陈廷焯【chāo】 《白雨斋词话【huà】》卷【juàn】二:“竹屋【wū】 词最雋快,然亦有含蓄处。抗行 梅溪【xī】 则不可【kě】,要非 竹【zhú】山 所【suǒ】及。”

国语辞典

抗行[ kàng háng ]

⒈  彼此相等,不相上下。

唐·张【zhāng】彦远《法书【shū】要录·卷二【èr】·梁虞龢论书法》:「吾书【shū】比之钟张,当【dāng】抗行或谓过【guò】之。」

抗行[ kàng xìng ]

⒈  高尚的德行。

《楚辞·屈原·九章·哀郢》:「尧舜之抗行兮,瞭杳杳而薄天。」
南朝宋·颜延之〈陶征士诔〉:「若乃巢高之抗行,夷皓之峻节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抗行"的意思解释、抗行是什么意思由恒修居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更有甚【shèn】者,这【zhè】些抗议和对抗行动【dòng】或【huò】许会使中国人产生仇外心理【lǐ】,滋【zī】生民族主义情绪,中国【guó】也许会从目前【qián】的开放【fàng】倒退到几十年前的闭关【guān】锁国的状【zhuàng】态【tài】中。

2.与【yǔ】红方开【kāi】展全程对抗,逼真构设打击【jī】目标和基于实际武【wǔ】器【qì】装备的复【fù】杂对抗【kàng】行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