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字典蛮字的解释
蛮

拼音 mán 注音ㄇㄢˊ 繁体
部首虫部 总笔画12画 结构上下
五笔YOJU 五行 统一码86EE
笔顺丶一丨丨ノ丶丨フ一丨一丶
名称点、横、竖、竖、撇、点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点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蛮(蠻)mán(ㄇㄢˊ)

⒈  粗野,凶恶,不通情理:野蛮。蛮横(hèng )。蛮不讲理。

⒉  愣,强悍:一味蛮干。

⒊  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:蛮荒。

⒋  方言,相当于“很”:蛮好。

异体字

  • ?

汉英互译

pretty、quite、rough、unreasoning

造字法

原为形声

English

barbarians; barbarous, savage


※ 蛮的意思、基本解释,蛮是什么意思由恒修居在线字典查字提供。

详细解释

基本词义

mán

〈名〉

(1) (形声。本义:中国古代对南【nán】方【fāng】各族【zú】的泛称。旧时也用以【yǐ】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【zú】)

(2) 同本义 [Man nationalities]

蛮,南蛮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蛮畿。——《周礼·大司马》

蛮服。又【yòu】,四夷、八【bā】蛮、七闽、九貉【mò】、五【wǔ】戎、六狄之人民。——《周【zhōu】礼·职方氏》

九夷、八狄、七戎、六蛮谓之四海。——《尔雅·释地》

三百里蛮。——《书·禹贡》

蛮荆来威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采芑》

蛮夷要服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》

瘴疠浮三蜀,风云暗百蛮。——杜甫《闷》

(3) 又如【rú】:蛮【mán】声哈剌(南方叽哩呱拉【lā】的声音);蛮人(指南方人);蛮布【bù】(蛮人所【suǒ】织的【de】布);蛮【mán】风(指南方蛮【mán】地【dì】的风;蛮地的风【fēng】情【qíng】习俗,引申为粗野的风俗);蛮烟(南方【fāng】蛮地的瘴烟)

(4) 对奴【nú】婢【bì】的贱称 [slaves]。如:蛮【mán】秫秫(对男子的贱称);蛮童(南方的童【tóng】仆)

词性变化

mán

〈形〉

粗野,没开化 [fierce;reckless;rough]。如:蛮【mán】法(不讲理【lǐ】的样子);蛮【mán】话(横蛮的话【huà】);蛮气(粗犷悍勇的风【fēng】气【qì】);蛮【mán】性子(脾气粗暴);蛮不讲【jiǎng】理(横蛮不【bú】讲道理)

mán

〈副〉

〈方〉∶ 很,颇【pō】 [quite;pretty;very]。如:蛮好;蛮有意思;蛮【mán】有趣

康熙字典

蛮【申集中】【虫部】 康熙筆画:12画,部外筆画:6画

《直音》蠻【mán】字省文。(蠻)《唐韻》莫還切《集韻【yùn】》《韻【yùn】會》《正韻》謨還切,?音獌。《玉【yù】篇【piān】》南夷名。《書【shū】·禹貢》三百里蠻【mán】。《傳》以文德蠻來之【zhī】不制以法【fǎ】。《周禮【lǐ】·夏【xià】官·大司馬》又其外,方五百里【lǐ】曰蠻畿。《疏【shū】》蠻【mán】者縻也,縻繫之以【yǐ】政【zhèng】敎也。《班固·東都賦》外【wài】綏百蠻。《唐書·南蠻傳【chuán】》有十姓白【bái】蠻,五姓烏蠻。

綿蠻,鳥聲。《詩·大雅》綿蠻黃鳥。

蠻蠻,鳥名【míng】。《山海【hǎi】經》崇【chóng】吾之山有鳥焉,其狀如鳧而【ér】一翼一目,相得【dé】乃飛【fēi】,名曰蠻蠻。

水名。《戰國策》灓水齧其墓。《春秋後語》作蠻水。

雷名。《道書》五雷,五曰蠻雷。

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》蠻氏芈姓,荆楚之後因氏焉。

《韻補》彌鄰切,音民。《班固·東都賦》外綏百蠻。叶上珍字韻。

《古音攷》叶音眠。《曹植·王粲【càn】誄》翕然【rán】鳳舉,遠竄荆【jīng】蠻。身窮志達,居鄙行鮮【xiān】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蠻【卷十三】【虫部】

南蠻,蛇穜。从虫䜌聲。莫還切

说文解字注

(蠻)南蠻。職方氏。八蠻【mán】。爾雅。九夷、八狄、七戎、六蠻、謂之四海【hǎi】。王制【zhì】云。南方曰蠻。詩角弓。如蠻【mán】如髦。傳曰【yuē】。蠻【mán】、南【nán】蠻也。采?。蠢爾【ěr】荊蠻。傳曰。荊蠻【mán】、荊州【zhōu】之蠻也。它穜【tóng】。从虫【chóng】。說从虫之所由。以其蛇種也。蛇者、虫也。蠻與【yǔ】閩皆人也。而【ér】字从【cóng】虫。故居【jū】部【bù】末。如【rú】貉之居豸末【mò】、狄之居犬末、羌之居羊末焉。䜌聲【shēng】。莫還切。十四部。詩傳曰。緜蠻、小鳥皃。韓詩曰。文【wén】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