胸有成竹的成语故事


胸有成竹

拼音xiōng yǒu chéng zhú

基本解释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【zhú】子的【de】完整形象【xiàng】。现比喻做事【shì】情【qíng】动手之前心里已有【yǒu】主【zhǔ】意【yì】;有打【dǎ】算或有把握。成:完全的。

出处宋 苏轼《文与可画筼【yún】筜谷偃【yǎn】竹记》:“故【gù】画竹,必【bì】先得成【chéng】竹【zhú】于胸中。”


胸有成竹的典故

北宋画家文同【tóng】,字与可【kě】。他画的竹子远近闻【wén】名,每天【tiān】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。文【wén】同画【huà】竹的【de】妙诀【jué】在哪里呢?原来,文【wén】同【tóng】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【hòu】种上各种样【yàng】的竹子,无【wú】论春【chūn】夏秋冬【dōng】,阴睛风雨,他【tā】经常【cháng】去竹林【lín】观察竹子的【de】生长【zhǎng】变化情况【kuàng】,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,叶子的形态、颜色,每当有新的感【gǎn】受就回到书【shū】房,铺纸研【yán】墨【mò】,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。目积月累【lèi】,竹子在不同【tóng】季节、不同天气【qì】、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【zài】他的心【xīn】中,只【zhī】要凝【níng】神提【tí】笔,在画纸前一站,平日观察到的各【gè】种形态的竹子【zǐ】立刻浮【fú】现【xiàn】在【zài】眼前。所以每次画【huà】竹,他【tā】都显得非常【cháng】从容自信,画出的竹子,无不逼真传神。

当人【rén】们【men】夸奖他的画【huà】时,他总是谦虚地说:“我只【zhī】是【shì】把心【xīn】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。”

有位青年想学画竹,得知诗人【rén】晁补之对【duì】文同的画很有研究,前往求教。晃【huǎng】补【bǔ】之写了一首诗【shī】送给他,其中有两句:“与【yǔ】可画竹,胸【xiōng】中有成竹【zhú】。”

故事出自北宋苏轼《文与可yúndāng谷偃竹记》。“胸有成竹”,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,对【duì】事【shì】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【bǎ】握;又比【bǐ】喻遇事不【bú】慌,十【shí】分沉着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胸有成竹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含辛茹苦 宋 苏轼《中和胜相院记》:“无【wú】所不至,茹【rú】苦含辛,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【chéng】。”
力所能及 唐 裴铏《传奇【qí】 韦自东》:“殿【diàn】于宏壮,林【lín】泉甚佳,盖唐开元中【zhōng】万回师弟子之所建也;似驱役鬼【guǐ】工,非人力所【suǒ】能及【jí】。”
锲而不舍 先秦 荀况《荀【xún】子 劝【quàn】学》:“锲而舍之,朽木不【bú】折;锲而【ér】不【bú】舍,金石可镂。”
穷家富路 清·石玉昆《三侠【xiá】五义》第【dì】23回:“再【zài】者银子虽多,贤弟只管拿去。俗【sú】语说【shuō】得【dé】好:‘穷家富路。’”
人心归向 《晋书·熊远传》:“人心所归,惟道与义。”
同室操戈 南朝【cháo】 宋 范晔《后汉书【shū】 郑玄传》:“康成入我室操吾【wú】矛以【yǐ】伐我乎?”
倒悬之危 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当今之时,万乘之国,行仁【rén】政,民之悦【yuè】之,如解倒【dǎo】悬【xuán】也【yě】。
薄暮冥冥 宋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薄暮冥冥,虎啸猿啼。”
触目皆是 鲁迅【xùn】《华盖【gài】集续【xù】编 一【yī】点【diǎn】比喻》:“北京真是人海,情【qíng】形可大不相同了,单【dān】是羊肉铺【pù】就触目皆是。”
语不惊人 唐 杜甫《江上值水如【rú】海势聊短【duǎn】述【shù】》诗:“为人【rén】性僻耽【dān】佳句【jù】,语不惊人死不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