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杜甫的诗 > 南征

南征

[唐代]:杜甫

春岸桃花水,云帆枫树林。

偷生长避地,适远更沾襟。

老病南征日,君恩北望心。

百年歌自苦,未见有知音。

南征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桃花汛涨平了湘江两岸,飘忽如云的白帆驶过枫林。

为了活命我经常到异地去避难,如今又漂泊远方一路上泪洒衣襟。

当此年老多病乘丹南行的时候,一颗向北的心啊永念皇恩。

我苦苦地写了一辈子诗歌,可叹至今还没有遇到一个知音。

注释

桃花水:桃花盛【shèng】开时节江【jiāng】河【hé】涨水。又名【míng】‘“桃花汛”。《岁时广记【jì】》载:“黄河水,二月三月名桃花水【shuǐ】。”

云帆:白帆。

避地:避难而逃往他乡。

适远:到远方去。沾襟:浸湿衣襟,指伤心落泪。

君【jun1】恩:指唐代【dài】宗【zōng】之【zhī】恩。代宗曾【céng】对【duì】杜甫两次授官【guān】(补京兆功【gōng】曹和检校工部员外郎)。君,指唐代宗。

百年:人的一生,一辈子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韩成武.杜甫诗全译:河北人民出版社,1997:1158

2、萧枫.唐诗宋词元曲:线装书局,2002:430

3、莫砺锋.杜甫诗集:凤凰出版社,2013:246

南征创作背景

  这是【shì】诗,是唐【táng】代宗【zōng】大历四【sì】年(769)春杜【dù】甫由岳【yuè】阳去【qù】往【wǎng】长【zhǎng】沙时【shí】所作【zuò】。诗人此行是想要到衡【héng】州【zhōu】投靠老友韦之晋。船开之后,诗人深感【gǎn】自己贫病的境遇,还朝和归乡都没有【yǒu】希望,于是赋此诗以遣怀。

参考资料:

1、萧枫.唐诗宋词元曲:线装书局,2002:430

2、莫砺锋.杜甫诗集:凤凰出版社,2013:246

南征鉴赏

  这首诗既是杜甫【fǔ】晚【wǎn】年悲【bēi】苦【kǔ】生活和忧国优【yōu】民思想的体现,又是诗人对【duì】自己的诗作充【chōng】满自【zì】信和自负的自【zì】我鉴定。

  “春岸桃花【huā】水,云【yún】帆【fān】枫树林【lín】”是写诗人南【nán】征途中所见的秀丽风【fēng】光。这里“桃花水”对“枫树林”,为借对【duì】。春天【tiān】,春水奔流,桃花夹【jiá】岸【àn】,极【jí】目远眺,风帆如方阵一【yī】般,而枫树也已【yǐ】成林,这是幅美丽的自然风景【jǐng】画。

  “偷生长避【bì】地,适【shì】达更沾襟。”表现诗人晚年颠【diān】沛【pèi】流离,浪【làng】迹天涯的悲辛生活【huó】。为了苟全性【xìng】命,诗【shī】人常常【cháng】是今【jīn】天【tiān】在这里,明天又在那【nà】里,四处逃难,而今又要【yào】远去衡【héng】湘,使诗人泪满【mǎn】衣襟。杜甫【fǔ】善于【yú】用反【fǎn】衬的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【lì】中,深化【huà】他要表【biǎo】达的思想感情【qíng】,加强诗的艺术效果。诗一起【qǐ】首就【jiù】描写了绮【qǐ】丽的景【jǐng】色,按理说看到这样好的景色本该分外愉悦才是。但【dàn】是【shì】由于乱离漂【piāo】泊,又想到自己老【lǎo】病跋跄,面对美景,诗【shī】人反而潸然泪下了。

  “老病南征口,君恩北望心。”道出了诗人虽身【shēn】处逆境,但报【bào】效朝廷的热忱未减的情怀。诗人老了,病了,照【zhào】理应该还乡才【cái】是,而现在却【què】更往南走,可悲【bēi】。尽管如【rú】此,诗【shī】人报国热情不减,心一刻也【yě】未尝忘怀【huái】朝廷。杜【dù】甫【fǔ】在成都时,代宗曾召他【tā】赴【fù】京【jīng】兆【zhào】功【gōng】曹,杜甫没接受,后【hòu】因严武表荐,授检校工部员外郎,因此他【tā】对代宗还是【shì】有着一定【dìng】好感,存有【yǒu】一线希望的。这里【lǐ】“南征【zhēng】日”对“北望【wàng】心”,为流水【shuǐ】对,且前后两句在内容上对比鲜【xiān】明,更加衬托出【chū】了诗人一生奔【bēn】波无定【dìng】,但一心报国的思想【xiǎng】情怀。

  正是诗【shī】人【rén】晚年对自己【jǐ】一生思想及【jí】悲剧命【mìng】运的总结。诗人一生抱负远人【rén】,“烈士暮年【nián】,壮心不【bú】已”,然【rán】而仕【shì】途坎坷,个中甘苦,只有自己一人【rén】独享,而纵然有绝世才华,却未见有一【yī】个能理解他的知音。在【zài】当【dāng】时【shí】社会里,文【wén】章【zhāng】上的知音【yīn】,也【yě】就是事业上的【de】援手。这两句感慨很深,很大,自视也很高。不能不使杜甫伤感:对于同时代的人诗人或较有成就的诗人,他本着“乐道【dào】人之善”的态度儿乎【hū】都评论到,全都给以【yǐ】相应【yīng】的评【píng】价,他成【chéng】了他们【men】的【de】知音。然而很少有【yǒu】人谈论到他的【de】诗,他自己也【yě】没有知【zhī】音。天宝末,殷璠【fán】编【biān】的《河岳英灵集》,高适、岑参、薛据等还有一些实在不高【gāo】明的作【zuò】家都入了【le】选【xuǎn】,独杜甫“名落孙山【shān】”。但杜甫【fǔ】并不急于求【qiú】人知,也并不因此而丧失了自己【jǐ】的【de】自信【xìn】:他知【zhī】道将来总会有【yǒu】他的知音的。但这不能不说是【shì】杜甫一生【shēng】的悲剧。三、四两联,正是杜甫晚年生活与思想的自【zì】我【wǒ】写【xiě】照。

  诗以【yǐ】明【míng】媚的自然春景【jǐng】开头,但由【yóu】于诗【shī】人晚年浪迹天涯,光景无多【duō】,前途渺茫,只得作诗自苦【kǔ】,慨叹【tàn】当时没有知己【jǐ】,这样【yàng】就使前面所【suǒ】描写的欢快、轻松的气氛消逝【shì】的无影无踪。这样对照写来,景与情【qíng】似【sì】乎【hū】极【jí】不相称【chēng】,但却显得【dé】深刻悲痛,更具【jù】艺术感染力。

杜甫简介

唐代·杜甫的简介

杜甫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【líng】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【děng】,汉【hàn】族【zú】,河南府【fǔ】巩县【xiàn】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【wěi】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【hé】称“李杜【dù】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【mù】即“小李【lǐ】杜【dù】”区【qū】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【bái】又【yòu】合称“大【dà】李【lǐ】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【shàng】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【zhàn】,在【zài】中国古典诗【shī】歌中备受推崇【chóng】,影响深【shēn】远。759-766年【nián】间曾居成都【dōu】,后【hòu】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
...〔 ► 杜甫的诗(1134篇)

猜你喜欢

灵岩十二景 其四 朗公山

宋代释仁钦

万象森罗【luó】古此峰,传来几世朗【lǎng】公容。知音会【huì】遇无先后,今日依前旧日踪。

题清风阁

宋代赵抃

锦川城里玉溪【xī】横,溪【xī】上浮图画阁明。我念官拘登未暇【xiá】,有风终【zhōng】日为谁清【qīng】。

山居诗二十四首 其四

唐代贯休

万境忘【wàng】机是【shì】道【dào】华,碧【bì】芙蓉里日空斜。幽深有径通【tōng】仙窟,寂寞无人落异花。

掣【chè】电浮云真好喻,如龙【lóng】似凤不须誇【kuā】。君看江上英【yīng】雄冢,只有松根【gēn】与柏槎。

宁国蒋氏山居四景 其二 梅溪钓艇

明代程敏政

双桨悠悠出岸沙【shā】,钓鱼人住水【shuǐ】西【xī】涯。隔溪残雪春犹浅,时见寒梅一树花【huā】。

建初弟来都省视喜极有感三首 其三

彭桂

更传儿女意,尽解忆长安。索饭啼堪念,牵衣别自难。

两人今旅次,八口在江干。此际愁何似,秋风暮更寒。

游刘仙岩

明代释今辩

步入仙宫【gōng】鸟道平【píng】,门开碧落睹云【yún】迎【yíng】。绿萝高帐谈偏剧,白石閒炊韵自【zì】清。

壁满篇章增岳【yuè】色,江环岩壑隐滩【tān】声。刘【liú】郎此【cǐ】日无寻处,鹤影松阴动客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