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韦应物的诗 > 登楼寄王卿

登楼寄王卿

[唐代]:韦应物

踏阁攀林恨不同,楚云沧海思无穷。

数家砧杵秋山下,一郡荆榛寒雨中。

登楼寄王卿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登上楼阁观景,攀上丛林【lín】览胜【shèng】,只恨当年和我一起【qǐ】携手登楼,相约【yuē】上山的王卿已【yǐ】经远去多时【shí】,景同而人已【yǐ】无。

面对着【zhe】苍茫【máng】天空【kōng】,滔【tāo】滔大海,引【yǐn】起我无限情思。秋风吹拂的山下,传来断断续续【xù】的【de】砧杵声。极目远眺【tiào】,荆榛【zhēn】树丛【cóng】莽莽一【yī】片,一望无际,几乎塞满了全郡的每一处。

注释

楼:指滁州北楼。

王卿:诗人的朋友。卿:是对人的尊称或朋友间的亲切称呼。

阁:险峻处架木通行的小路。

恨不同:恨不能共同踏阁。

楚云沧海:指诗人在楚地,而王卿在海滨。

数家:极言人烟寥落。

砧(zhēn)杵(chǔ):捣衣所用的【de】工具。这里是砧杵【chǔ】声,指代秋【qiū】声【shēng】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姬沈育选注【zhù】 .大唐诗作【zuò】 :中国社【shè】会出版【bǎn】社 ,2005.07 :第174页

登楼寄王卿创作背景

  诗人与【yǔ】王卿以【yǐ】前【qián】常一同攀【pān】林登山,赋诗抒怀,后来南北一方【fāng】,诗人对【duì】他非常【cháng】挂念。一【yī】个天高气爽的秋【qiū】日,诗人【rén】独【dú】自攀山登楼,目睹四【sì】野一片荒【huāng】凉景象,感慨万【wàn】千,不【bú】由想起以往【wǎng】与王卿【qīng】一同登高望远的情景,于是下了这首七绝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林【lín】力 肖剑主【zhǔ】编.唐【táng】诗【shī】鉴赏【shǎng】大【dà】典 (上、中、下册) :长征出版社 ,1999年11月第1版 :第870-871页【yè】

登楼寄王卿鉴赏

  开头两句【jù】开【kāi】门见山,将离愁别【bié】恨和盘托出,而在【zài】用笔上,却又有委婉曲【qǔ】折之妙。一、二两句采用的都【dōu】是节奏比较和【hé】缓的【de】“二二【èr】三”的句式:“踏【tà】阁—攀林—恨不【bú】同,楚云—沧海【hǎi】—思【sī】无穷【qióng】”。在这【zhè】里,意义单【dān】位与音【yīn】韵单位是【shì】完全一致的,每【měi】句七个字,一【yī】波【bō】而三折,节奏上较之三、四【sì】句的“四三【sān】”句式,“数家砧杵—秋山下,一郡荆榛——寒雨中”,显然有缓急【jí】的不同。句中的自对,也使这两句的节奏【zòu】变得【dé】徐【xú】缓。“踏阁”与“攀林”,“楚云【yún】”与“沧海”,分别在句【jù】中形成自对。朗读【dú】或默诵时,在对偶【ǒu】成【chéng】分之【zhī】间自然要有【yǒu】略长【zhǎng】的停顿,使整【zhěng】个七字句进【jìn】一步显得【dé】从容不迫。所以【yǐ】,尽管【guǎn】诗【shī】人的感情是强【qiáng】烈的,而在表现上却又不是【shì】一泻无余的,它流【liú】荡在舒徐的节律之【zhī】中,给读者以离恨绵绵、愁思茫茫的感觉【jiào】。

  三、四句承一、二句而来,是“恨不同”与“思无穷”的形象的展示。在前两句中,诗【shī】人【rén】用充满感【gǎn】情的声音歌唱;到这后两句,写法【fǎ】顿变,用【yòng】似乎冷漠的笔调随意点【diǎn】染了一幅烟雨茫茫的【de】图【tú】画【huà】。粗粗看【kàn】去,不【bú】免感到突兀费解【jiě】;细细想来,又觉得惟有这释写,才静隋【suí】真景【jǐng】切【qiē】、恰【qià】到好处地【dì】表现出登楼怀友这一主【zhǔ】题【tí】。

  第三【sān】句【jù】秋风里传来“数家”零零【líng】落【luò】落【luò】的砧杵声【shēng】,表现了五【wǔ】代南唐李【lǐ】煜《捣练【liàn】子》“断续寒砧断续风”的意境【jìng】。“秋山下”,点【diǎn】明节令并【bìng】交代“数家砧【zhēn】杵”的【de】地点。“秋山”的景色【sè】也是萧索的。全句【jù】主要写【xiě】听觉,同时【shí】也是诗人见到【dào】的颇为冷清的秋景的一角【jiǎo】。最后一句【jù】着重写极目【mù】远【yuǎn】望所见的景象。用“一郡”形容“荆榛”,几【jǐ】乎塞满了全郡。而“寒【hán】雨【yǔ】中”三【sān】字,又给“一郡【jun4】荆榛”平【píng】添了一道雨丝【sī】织成的垂帘,使整个画面越发显得迷离恍惚。这一【yī】句【jù】主要诉诸视觉,而在【zài】画外还同时响【xiǎng】着【zhe】不断滴落的【de】雨声。

  三、四两句写【xiě】景,字字不离诗人的所见所闻,正好【hǎo】切合诗题中的“登楼”。然而,诗人又不只是【shì】在单【dān】纯【chún】地写【xiě】景。砧【zhēn】杵声在诗词中【zhōng】往往是和离情连在一起的,正是这种凄【qī】凉的声音震动【dòng】了【le】他的心【xīn】弦【xián】,激起了【le】他难耐的孤寂之【zhī】感与对故人的思念之【zhī】情。秋风秋雨【yǔ】愁煞人,诗人又【yòu】仿佛从迷迷【mí】潆漾的雨中【zhōng】荆榛的画面上【shàng】,看到了自己离【lí】恨别绪引【yǐn】起的无边的惆【chóu】怅迷【mí】惘【wǎng】的具体形象【xiàng】。因而。进入诗中的“砧杵”“荆榛”“寒雨”,是渗透了诗人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,是【shì】他用自己【jǐ】的怨别伤离之情【qíng】开凿出来的艺术【shù】境【jìng】界。所以,三、四句虽然字字作景语【yǔ】,实【shí】际上却【què】又字字【zì】是情【qíng】语【yǔ】;字字【zì】不【bú】离【lí】眼前的实景,而又字字【zì】紧扣【kòu】住诗人【rén】的心境【jìng】。

  这首诗在艺术上【shàng】的最大特色【sè】是采【cǎi】用虚【xū】实相生的写法。一【yī】、二句直抒,用的【de】是虚笔;三、四句写【xiě】景,用【yòng】的是实笔。二者【zhě】相映成趣,相得益【yì】彰【zhāng】。虚笔概括【kuò】了对友人的无穷思【sī】念.为全诗定【dìng】下了抒写离【lí】情的调子。在这两句【jù】的映【yìng】照下,后【hòu】面以景寓【yù】情的句子才不致被【bèi】误【wù】认为单纯的写景。景【jǐng】中之情虽然含蓄,却并不隐晦。实笔具体【tǐ】写出对友【yǒu】人的思念,使作品具有形象的感染力,耐人寻味,又【yòu】使前【qián】两句泛【fàn】写的感情【qíng】得【dé】以落实并【bìng】得到加强。虚实并用,使通篇既明【míng】朗又不乏含蓄之致,既高度【dù】概【gài】括【kuò】又【yòu】形象【xiàng】、生动。

韦应物简介

唐代·韦应物的简介

韦应物

韦应物(737~792),中国唐代诗人。汉族,长安(今陕【shǎn】西西安)人【rén】。今传有【yǒu】10卷【juàn】本《韦江州集【jí】》、两卷本《韦苏州诗集》、10卷本【běn】《韦【wéi】苏州集》。散【sàn】文仅【jǐn】存一【yī】篇。因出任过苏州刺史,世称“韦苏州”。诗风【fēng】恬淡高远,以善于写景【jǐng】和描写隐逸生活著【zhe】称。

...〔 ► 韦应物的诗(487篇)

猜你喜欢

题画扇赠戴松门

清代方洄

十幅春帆天际【jì】飞,篱笆【bā】短短隔渔【yú】矶。山藏远树云藏屋,村【cūn】犬无【wú】声客到【dào】稀。

陪方江阴宗谕劝耕过宋景文墓田次日得其唐书草并侍郎诰

宋代释居简

千骑精明振物华,麦【mài】畦分处槿篱斜。山虽有尽春无际,李竟【jìng】不【bú】言桃【táo】自【zì】花【huā】。

绿涨新【xīn】添前夜雨,青归不【bú】减去【qù】年畬。酒杯弗酹刘伶土,重为斯文一【yī】叹嗟【jiē】。

偈颂七十二首

宋代释祖钦

洪蒙未判绝疏亲,毕竟难将事理分。

夜半正明还不露,金刚脑后铁昆仑。

偈颂十四首

释宗杲

青毡本是吾家物,今日重还旧日僧。

珍重圣恩何以报,万年松上一枝藤。

三月三日上忠襄坟,因之行散,得十绝句

宋代杨万里

暖轿行春底见春,遮栏春色不教亲。

急呼青繖小凉轿,又被春光著莫人。

挽戴南湾

明代陈龙

南浦【pǔ】蒹葭覆钓舟,草【cǎo】堂人【rén】去【qù】水空流。凄凉烟月沧洲【zhōu】晚,憔悴霜风玉树【shù】秋。

身【shēn】世百年同逆旅【lǚ】,功名【míng】两字等【děng】浮沤。史臣异日书高洁,东汉严光是匹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