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名句 > 王之涣的名句 > 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。

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。

出自唐代王之涣的《凉州词二首·其一

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。

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。

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。译文及注释

译文一

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,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。

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,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。

译文二

纵目望去,黄【huáng】河渐行【háng】渐远,好像奔流在【zài】缭绕的白【bái】云中【zhōng】间,就【jiù】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,一【yī】座孤【gū】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,显得孤峭冷寂。

何必用羌【qiāng】笛吹【chuī】起那哀怨的杨【yáng】柳曲去埋怨春光【guāng】迟迟不来【lái】呢,原来【lái】玉门关一带【dài】春风是吹不到【dào】的啊!

注释

凉州词:又名《出塞》。为当时流【liú】行的【de】一首曲子(《凉州词【cí】》)配的唱【chàng】词【cí】。

原题二首,此其一,郭【guō】茂倩《乐府诗集》卷【juàn】七十九《近代曲【qǔ】词》载【zǎi】有《凉州【zhōu】歌》,并引【yǐn】《乐苑》云:“《凉州》,宫调曲,开【kāi】元【yuán】中【zhōng】西凉府都督郭知【zhī】运进”。凉州,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【xiàn】(今甘肃【sù】省武【wǔ】威市凉州【zhōu】区)。

远上;远远向西望去。“远”一作“直”。

黄河远上:远望黄河的源头。

孤城: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。

仞:古【gǔ】代的长度单位,一仞相【xiàng】当于七尺或八【bā】尺(等于231cm或【huò】264cm,约等于【yú】2.3m或2.6m)。

羌【qiāng】笛: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、青、川一【yī】带。羌笛是羌【qiāng】族乐器【qì】,属横【héng】吹式【shì】管乐。属于【yú】一种乐器。

何须:何必。何须怨:何必埋怨。

杨柳:杨树的柳条,又指的是《杨柳曲》。

度:吹到过。不度:吹不到

玉门关:汉武【wǔ】帝置,因西域输入玉石【shí】取道于此而得名。故址在【zài】今甘【gān】肃敦煌西北【běi】小方盘城【chéng】,是【shì】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。六朝时【shí】关址东移【yí】至今安【ān】西【xī】双塔堡附【fù】近。

参考资料:

1、于海娣 等【děng】 .唐诗【shī】鉴赏【shǎng】大【dà】全集 .北京 :中国华侨出【chū】版社 ,2010年12月版 :第9-21页 .

2、蘅塘退士【shì】 等 .唐诗三【sān】百首·宋【sòng】词三百首·元曲三【sān】百首【shǒu】 .北京 :华文出【chū】版社 ,2009年11月版 :第【dì】96页 .

鉴赏

  王之涣这首诗写【xiě】戍边【biān】士兵的【de】怀乡情【qíng】。写得【dé】苍凉【liáng】慷慨【kǎi】,悲而不失其壮,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【de】怨情【qíng】,但丝毫没有半点【diǎn】颓丧消沉的情调,充分表现出盛唐诗【shī】人的豁达【dá】广阔胸怀【huái】。

  首【shǒu】句“黄河远上白云【yún】间”抓住远眺【tiào】的特点,描绘出一【yī】幅动人【rén】的图画:辽【liáo】阔的高原上,黄【huáng】河奔腾而去【qù】,远远向西【xī】望去,好像流入白【bái】云中一般。次句“一片【piàn】孤城万仞山”,写【xiě】塞上的【de】孤城。在高山【shān】大河的环抱下,一【yī】座【zuò】地处【chù】边塞的孤城巍然【rán】屹立。这两【liǎng】句,描【miáo】写了祖国山川【chuān】的雄伟气势,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【lǐ】形势,突出了戍边士卒【zú】的【de】荒凉境遇,为后两句刻【kè】画戍守者的心理提【tí】供了一个典【diǎn】型【xíng】环【huán】境。

  在这【zhè】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【qiāng】笛声,所吹【chuī】的曲调【diào】恰好是《折杨柳》,这就不能不勾【gōu】起戍【shù】卒的离愁。古人有临别【bié】折柳【liǔ】相赠的风俗。“柳”与“留”谐音,赠柳表示留念。北朝乐府《鼓角横【héng】吹曲》有《折杨柳枝》,歌词【cí】曰:“上马不捉鞭【biān】,反【fǎn】拗杨柳【liǔ】枝【zhī】。下【xià】马吹横笛,愁杀行客儿。”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。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【jí】为流行。于是,杨【yáng】柳和离【lí】别就【jiù】有了密【mì】切的联系。现在当戍边士卒【zú】听到【dào】羌笛吹奏着悲凉的《折杨柳【liǔ】》曲【qǔ】调时【shí】,就难免【miǎn】会触动离【lí】愁别恨。于是,诗人用【yòng】豁达的【de】语调排解道:羌笛何须【xū】老【lǎo】是吹奏那哀怨的《折杨【yáng】柳》曲调【diào】呢【ne】?要知【zhī】道,玉门关外本来【lái】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【dì】方,哪有杨柳【liǔ】可折【shé】!说“何须怨”,并不是【shì】没有怨【yuàn】,也不【bú】是劝戍卒不【bú】要怨,而是说怨【yuàn】也【yě】没【méi】用【yòng】。用了“何须【xū】怨”三字,使诗意更加含【hán】蓄,更【gèng】有深意。

  三、四两行,明代的杨慎认【rèn】为其含有讽【fěng】刺之【zhī】意,其所著《升庵诗话》中言:“此诗言【yán】恩泽不及于【yú】边塞,所谓君门远【yuǎn】于万【wàn】里也。”作【zuò】者写那里没有春【chūn】风,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【de】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,置远出玉门关戍【shù】守边【biān】境【jìng】的士兵于不顾。中国古代诗歌向【xiàng】来有“兴寄”的传【chuán】统【tǒng】,更何况“诗无达诂”,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【zhè】样【yàng】理【lǐ】解,但【dàn】不【bú】能就此【cǐ】而【ér】肯定作者确有此意。具体这两句的解释:既然春【chūn】风吹不【bú】到玉门【mén】关【guān】外,关【guān】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,光【guāng】“怨【yuàn】”它又【yòu】有何【hé】用?

王之涣简介

唐代·王之涣的简介

王之涣

王之涣(688年—742年),是盛唐时期的著【zhe】名诗人【rén】,字季凌【líng】,汉族,绛【jiàng】州(今山西新绛县)人。豪放不羁,常【cháng】击剑【jiàn】悲歌,其【qí】诗多被当时乐工【gōng】制【zhì】曲歌唱。名动一时【shí】,他常【cháng】与高适、王【wáng】昌龄等相唱和【hé】,以善【shàn】于描写边【biān】塞风光著称。其【qí】代【dài】表作有《登鹳雀楼》、《凉州词》等。“白日依山【shān】尽,黄河入海流。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【lóu】”,更是【shì】千古绝唱。

...〔 的诗(7篇)

猜你喜欢